立足岗位作奉献 巾帼建功展风采
时间:2015/4/20 14:49:17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女职工中广泛开展“争创五一巾帼标兵岗、争当五一巾帼标兵”和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积极引导女职工投人到建功立业工程中,在供销合作社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发挥了“半边天”作用。近日,云南省妇联授予我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赵丽铢、杨庆英两位同志 “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授予云南永的商贸有限公司、云南今邦日杂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综合部门、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云南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女职工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省供销合作社广大女职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社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为实现供销社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弘扬先进、树立楷模,激励供销社广大女职工施展才智、建功立业,简要介绍两名2014年度省“巾帼建功标兵”、3个省“巾帼文明岗”的事迹。希望我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广大女职工向她们学习, 更加努力地投身供销合作事业,尽巾帼之智,献巾帼之力,展巾帼之美,为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稳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巾帼建功标兵赵丽铢
女,汉族,1975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2008年7月到县供销社副主任岗位工作,现任澄江县供销社主任、县政协委员。她干一行爱一行,务实苦干、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时刻用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衡量思想与工作,思路清晰,作风过硬,办法多,措施有力,开拓创新,赢得了各级领导、同事的好评。
一、严格要求,当好澄江供销带头人
赵丽铢为自己制定了“三条纪律”:一是树立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二是做到“五个不让”,即不让上级布置的工作延误;不让正在办的事和文件有积压;不让各种可以避免的差错发生;不让群众和职工受到冷落;不让各种不良风气出现;三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其他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自觉带头遵守各项规定。同时做到紧密联系群众,及时为班子成员、部门、职工、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进供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抓调研,理清工作思路。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县委、县政府分解任务、单位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积极主动向县分管领导汇报,和班子其他成员沟通交流,深入到企业、基层社和联系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供销系统整体素质。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有关政策,结合单位实际,制订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培训,狠抓作风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县社及下属企业领导班子作风进一步改进,驾驭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三是抓好落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次创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项目申报、社管综治及财产安全统筹、两社一会的创办等重点工作,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督导检查、年终有总结,指导和督促下属企业,深入到基层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4年以来,共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10余件,协调到各级各部门对全系统的各种项目补助资金395万元。在改革试点工作中做好协调工作,争取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时争取到政策和综合改革试点文件的下发,在全市率先启动试点工作。2014年在县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供销社的职能作用,在荷藕、蓝莓、核桃种植上积极参与,主动服务,指导成立合作社联合社,在荷藕产业发展中主动承担销售收购工作,为产、供、销一体化建设模式探索发挥主导作用。对社属企业做好全面指导和督促,壮大企业实力,督促抓好“两社一会”工作,抓好社有资产管理,组织对系统社有资产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组织拟定《澄江县供销社资产管理暂行规定》,做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发展。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经营和社管综治、档案达标等工作。四是解决遗留问题,促进供销系统及社会稳定。针对系统内改革改制遗留问题较多,她总能做到认真分析,细心处理。“群众的事无小事”,这是赵丽铢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她经常对下属企业的困难职工和联系点的困难党员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多次走访慰问供销社系统的退休、失业及在职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困难党员。
作为澄江县供销社主任,赵丽铢同志总是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她带头学习,带头干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带头遵守党纪国法,严格自律,团结同志,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澄江县供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不断推进澄江县供销事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澄江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巾帼建功标兵杨庆英
女,汉族,1969年生,大专文化。2002年4月成立保山市鑫圆贸易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和法人代表。通过多年从事蔬菜购销,她具备了丰富的蔬菜行业管理经验和优秀的营销理念。
2008年8月,为了解决家乡人民群众卖菜难的问题,杨庆英发动农户成立了隆阳区庆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社员总数达316户,注册资本为387.7万元,合作社现有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380亩,社员有蔬菜种植面积3500多亩,大棚近6000座。目前,隆阳区庆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保山市具有代表性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之一,并于2014年7月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08年,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只有8个社员,她四处走访农户,排解农户的顾虑,最终凭着诚心和能力获得了许多农户的支持。同时,她积极观察市场,了解各地市场行情。经过不懈努力,在已有四川、湖南、江西市场的基础上,成功将本地优质蔬菜销往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河北、上海、浙江、新疆、重庆、西安、广州等省外市场,合作社的发展也步入了正轨。
开拓销售市场取得成效后,杨庆英积极打造优质蔬菜种植基地,提高自身的硬实力。截至2014年11月末,隆阳区庆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近400亩,用于建设各类蔬菜大棚。其中,建设可移动钢架大棚80亩,钢筋水泥大棚50亩,传统竹棍大棚250多亩。在发展合作社的过程中,杨庆英也给周边农户带来了许多实惠。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将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相比以前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才能收入4000元左右,农户在合作社打工每人每年收入近20000元,有技术、有能力的更是25000多元。在杨庆英的带领下,周边的许多农户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她也获得了广大农户的支持与感激,并于2012年当选为保山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为谋求更好更大的发展,杨庆英于2013年登记注册了保山市庆英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13年公司销售蔬菜5.6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利润397万元。截至2013年末,公司直接带动合作社社员种植蔬菜近4000亩(社员蔬菜种植收入达8804元/亩,高于非入社农民2134元),辐射带动隆阳区、施甸县、昌宁县、龙陵县6000多蔬菜种植户,约2万人种植蔬菜1.7万多亩(户均增收1700元)。推动了保山蔬菜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14年保山市庆英商贸有限公司被评为保山市市级龙头企业。
为谋求更好更大的发展,杨庆英于2013年登记注册了保山市庆英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13年公司销售蔬菜5.6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利润397万元。截至2013年末,公司直接带动合作社社员种植蔬菜近4000亩(社员蔬菜种植收入达8804元/亩,高于非入社农民2134元),辐射带动隆阳区、施甸县、昌宁县、龙陵县6000多蔬菜种植户,约2万人种植蔬菜1.7万多亩(户均增收1700元)。推动了保山蔬菜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14年保山市庆英商贸有限公司被评为保山市市级龙头企业。
杨庆英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为农户排忧解难,面对2014年本地外销蔬菜受市场影响,许多农户都亏损的现状。在隆阳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杨庆英计划于2015年在新货场建设蔬菜加工厂一座,其中共建设两条蔬菜加工生产线。一是建设一条蔬菜精品包装生产线;二是建设一条脱水蔬菜生产线。用来调节蔬菜生产淡旺季节,增强本地蔬菜的市场范围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本地农户和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