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供销系统采取五条措施全力保障春耕用肥生产需要
时间:2012/3/19 9:50:00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为力保曲靖市今年的春耕生产用肥需要,曲靖市供销系统全力以赴做好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供应工作:
一是抓好化肥淡储,储备“全系列”。化肥淡储期间,化肥市场价格变动大、起伏大,针对这一情况,全市各级供销社充分发挥化肥经营主渠道作用,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把握行情,组织货源,调剂肥种,各肥种“全系列”储备,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20万吨化肥淡储计划,确保市场供应。去冬今春(上年9月至今年2月化肥淡季储备期间)全市供销社系统组织各种化学肥料306838吨,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20万吨的淡季储备任务。
二是保证农资质量,质量“全控制”。全市各级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自觉承担稳定市场的主力军作用,合理调剂配置货源,改善经营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流通费用,加强行业自律,带头维护市场稳定,严把进货和销售关,质量全过程跟踪,承诺服务,并配合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联手“红盾”行动,坚持抵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价格“全透明”。各县(市)区建立了化肥市场信息监测点,对化肥主要品种供应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以“五统一”监管,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标识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优质服务,平抑价格,让农民买到价格实惠的化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四是便民利民,服务“全方位”。全市各级供销社在化肥供应旺季,基层网点延长营业时间,开展预约登记、配送到点等优质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庄稼医院”、综合服务社等基层网点作用,搞好技术咨询,做好测土配方施肥,举办农民需要的用肥、用药、用膜等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用膜、安全用药;加大农资供应服务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识假辨假的本领;及时根据当前农业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丰富了经营品种,加大高效优质、绿色无公害农资商品的供应力度。多年来,实行化肥赊销,年赊销化肥2万吨左右,赊销金额3000多万元左右,切实解决了农民资金紧缺的困难,今年要继续做好此项工作。
五是网点网络化,供应“全天候”。近年来全市供销社全力打造“新网工程”和“乡村流通工程”,已新建和完善了9个县级农资配送中心、8个县级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在农村恢复了4300个网点,400户以上的村子基本覆盖,乡村流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各级供销社充分发挥乡村流通网络服务功能,有效利用和发挥好9个县级农资配送中心的辐射作用,加大商品组织力度,提高配送率,稳定市场,稳定价格,保障供应。春耕农忙时节,农资配送中心经销人员和网点业主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及时满足农民购肥需要。
1-2月全市供销社销售各种化肥122521吨,其中:尿素34372吨,同比增长52.5%;碳铵38795吨,同比增长65%;钙镁磷8694吨,同比增长7%;普钙14963吨,同比增长38.6%;复合肥21514吨,同比增长11.7%。另外,化学农药238吨,同比增长24%;农用膜薄膜900吨,同比增长26.2%。
2月末,全市供销社化学肥料库存149863吨,同比下降14.8%。五大肥种:尿素23384吨,同比下降39.1%;碳铵58033吨,同比下降11.4%;钙镁磷14797吨,同比下降2.3%;普钙18433吨,同比下降10.5%;复合肥29988吨,同比下降12.1%。另外,化学农药库存398吨,同比增长0.3%;农用膜薄膜898吨,同比下降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