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乡串寨 架设“惠农”桥梁
时间:2012/4/16 16:17:00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新型农资商品不断涌现,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新产品需要化大力进行宣传推广才能为广大农民接受,同时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假冒伪劣的农资商品,给新产品的推广带来了难度。如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用肥用药水平,同时提高辨别能力,防止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作为农资经营主渠道的供销农资部门,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云南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农药分公司近期在宣威开展的一系列新农药推广活动将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工作宗旨和诚信为本为的经营理念,做了一个诠释。
一、引进名优产品,为广大农户排忧解难
多年来,国内对种子包衣剂的使用几乎停留在种子公司对出产种子进行包衣,成分简单,主要是福美双和戊唑醇两个成分。其作用主要是防止种子贮藏时期的霉变,作用单一,对种子播种后的病虫害没有防效。而德国拜耳公司的高巧,为60%吡虫啉,属烟碱类杀虫剂,对地下害虫有很高的趋避作用。最主要的是烟碱类杀虫剂有促进作物增长的作用,使作物有很高的逆境屏蔽作用。高巧应用到作物拌种上,可使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达到省时省心,高产多收的目的。目前高巧拌种已推广运用到更广泛的作物,从小麦、玉米、花生、水稻等大田作物,到烟草、土豆、大蒜、大豆等经济作物都可以运用高巧。为尽快将这一优秀的产品推广给广大农户,让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增产、增收作用,云农股份公司农药分公司在3月份成立了高巧技术推广工作小组,奔赴宣威市等地,深入乡镇基层,与拜耳公司的员工一起开展了推广活动。
二、走乡串寨 和农户面对面
宣威市玉米种植面积很大,3月份正是玉米种子的销售旺季,但宣威的农户几乎没有使用种子包衣剂的习惯,虽然“高巧”产品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但是产品还是卖不出去。原来,我省农户一直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十分匮乏,同时现在的农药市场混乱,农民们都被假农药给吓怕了,“万一买到假农药或者没有效果,我们就亏大了”,农民廖新说。了解情况以后,工作组一方面召集客户开培训会,对高巧的运用技术,销售方法进行耐心详实的讲解,将高巧的试验情况向经销商做了展示,给他们增强信心。同时把服务延伸到了各个经销商门店,向农户发放宣传资料并采用现场拌种的形式详尽地做了示范,让农户全面的了解实际使用方法,“买不买不重要,关键要让农民了解高巧”。
技术员深入农户指导拌种
工作组除在经销商门店上做工作以外,还背着“高巧”进农户,走乡串寨,下到乡村开农民会。2012年3月18日,在宣威双河镇的多个自然村开了农民会,3月20日,又在宣威倘塘镇召开农民会,并到农户家里进行拌种。通过与农户面对面的交流,将“高巧”的防虫害优势,简便易行,省时省工的特性,特别针对当地虫害,如沙地的蛴螬,玉米穗期的蚜虫等一一为农户作了介绍。
三、追踪倡议 架设“惠农”桥梁
工作小组还建立了客户档案制,做到每一位客户的联系方式都留存,以便后期追踪服务。在这种现场体验和追踪服务的结合下,农民们对“高巧”产品增加了信任感。农户拿着经过“高巧”拌种的种子,满脸笑意,现场充满了对于丰收的期许和盼望。通过此次高巧推广活动,云农股份及拜耳公司赢得了农户的称赞,高巧产品服务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经过深入农户推广活动,高巧包衣剂已从无人问津,到部分农户已接受并开始使用该产品。云南适逢持续3年干旱,很多农户有了放弃春耕播种的打算,还有一些农户甚至打算到外地去务工。但当得知高巧具有壮根壮苗,增强作物抗旱能力的功用后,农民们对今年的收成又有了新的希望。外出打工没有找到工作的李吉芳说,自己今年已经40多岁了,一直都是在家种地,去到城里打工,没有什么职业技能,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自己决定还是回家种地,听了高巧的介绍,她对今年的收成又有了希望。农户张孝悌也表示,今年云南大旱,很很多人放弃耕种,到了秋收时,收成肯定会减少,如果现在抓紧种植的话,到时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说不定在家务农还能播下种子,收获金子呢!”
四、坚持建立农药培训长效机制
结合各个产品的特点,采取了建立农药知识档案库,做到每个经销产品都有详细的档案,并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制定适应每个产品的服务倡议;建立了专业化培训体系;建立了市场调研常规化管理;建立了科技培训追踪制等多种措施。通过以上工作把服务先行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云南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在面向农户的服务工作中,一直以诚信,热忱的态度,得到了农户的肯定。而在新农药推广过程中,云农股份公司将工作做到基层,将最有效,最实惠的新产品推荐给广大农户,让农户们得到了实惠,真正体现了供销农资部门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