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深山农产品的“推销员” --云南怒江州供销合作社以消费带动产业发展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时间:2020/6/30 16:26:08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6月12日,夏雨连绵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经历了长时间的强降雨后,终于迎来了晴天。晚7点,怒江州泸水市怒江西岸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由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怒江州人民政府主办,怒江州供销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怒江分行承办的名为“农情怒江,助力脱贫”的直播带货活动正在火热地进行。“这款蜂蜜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里面的野生蜂产出,怒江大峡谷有很多优质的中草药和野花野草,蜂蜜都是原生态的哦。”来自泸水市阿克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独龙族姑娘樊庆芳向观看直播的观众介绍着手中的产品。
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两山夹一江,形成了怒江大峡谷,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给当地带来了怡人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但也带来了交通不便和贫穷。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以消费带动生产、激发内生动力成了怒江州供销合作社开展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工作。
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
交通不便,产品藏于山中,是“三区三州”优质产品难以“出山”的原因之一。怒江州山陡谷深,当地52%以上的土地为25度以上的坡耕地。樊庆芳回忆:“最艰苦的时候自己从家门口到最近的公路需要步行1个半小时,更别说让客商来收购农产品了。”
疫情防控以来,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尝试直播带货,各地政府也纷纷开设了公益电商直播间。为了做好此次直播带货,怒江州社邀请了5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表,身着怒江特色民族服饰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当地特色产品。在直播过程中,5位少数民族代表各展才艺,通过美丽动人的独龙族舞蹈、扣人心弦的傈僳族歌曲和令人着迷的怒江民间传说故事,将直播活动引向高潮,带动销量持续增加。
本次直播间的农产品均由怒江州社严格挑选,涵盖了草果、蜂蜜、红米、土鸡、咖啡、茶叶、核桃油、火腿、香菌10种具有怒江特色的农产品。据了解,直播持续2个多小时,点击率达9.7万人次。截至直播结束,通过农行扶贫商城怒江馆线上订购7034笔,金额达126.31万元,线下订单金额达188.69万元,共计315万元。刚下直播台的樊庆芳看到成交数据,十分兴奋。“有这么多的用户在关注我们的直播间,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要把更好的、质量更佳的怒江特色农产品带给大家。”樊庆芳激动地说。
在直播带货启动仪式上,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与怒江州人民政府签订了《消费扶贫合作协议》,农行上海市分行2020年内消费扶贫采购怒江农产品金额1000万元,指定由怒江州社协调组织货源。
直播带货是怒江州社的首次尝试。其实,近年来,为了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州社和农行怒江分行共建了“中国农行扶贫商城怒江馆”,在农行APP上销售怒江州的农产品。除了此次直播中的草果、蜂蜜、火腿、香菌等产品,还有生鲜产品、高山杂粮、怒江香料、副食品、干菌、生态饮品6大类共计119款特色农产品也已上架“农行扶贫商城怒江馆”。
“平台互助是带动消费、助力脱贫的一个有效方式,这次的直播带货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销售农产品金额315万元,总的订单数达到了6339笔。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农行扶贫商城怒江馆’上线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同时还将继续寻找合作机会探索消费扶贫新方式,把我们的好产品带到全国各地。”怒江州供销合作社主任李勇说。
共享新生活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越是快要到结尾的时候,往往越复杂和艰巨。
根据云南省、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和《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印发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集中力量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怒江州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制定了《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消费扶贫领导小组、制定消费扶贫帮扶措施,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为了持续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州社积极开展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并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工信、金融等部门组织的各类消费扶贫活动。2019年9月,州社与怒江州总工会组织开展了“中秋消费扶贫产销对接会”,面向省内外帮扶怒江单位、全州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用“以购代捐、爱心消费”的形式,由怒江州社在全州4县(市)遴选了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共124种农副产品进行展示展销,参加现场对接活动人数达6000余人,活动销售额达91万元。州社还在昆明怒江大酒店、六库希尔顿花园酒店开设了“供销农产品展示展销专柜”,组织合作社到北京、天津、昆明等地开展推介、展销,从2019年至今年5月,已助力怒江农产品实现销售额1102.3万元,其中线上销售额达755.7万元。
此外,州社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搭建线上销售平台。通过与有关部门及苏宁拼购、“京东帮”等电商企业合作,共同搭建电子商务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并采取“政府扶持指导、市场化运作、公益性为主”的模式,整合州内生产、生活、农产品销售、金融、医疗、文化旅游等社会化服务项目,为农村、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起连接城乡、双向流通的州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农村种养大户开展线上销售。2020年3月起,全州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抓好扶贫832平台的宣传推广,目前共有10个合作社及公司入驻,57种农产品上架。
在此基础上,各县(市)社充分整合资源,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建立示范点,重点扶持企业、合作社、个人研发改良产品,打造适宜网络销售的特色产品,开展农产品、手工艺品线上宣传展示和线下实体销售,为各地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提供技术信息支持,探索一条县级电商扶贫路径,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提升脱贫致富能力。
“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的消费者穿越地域、穿过大山看到了我们的优秀农产品,看着辛苦种植的产品卖出去、卖出了好价钱,种植户们都干劲十足,这也坚定了怒江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脱贫致富指日可待。”李勇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