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市社:走绿色发展道路助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时间:2020/1/17 10:26:06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1月8日,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南庄村,洁白的冬雪点缀着苍山。在洱海之畔,一片片水油画似的绿色生态冬早蔬菜生机勃勃。建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建昆带着一伙白族“金花”在收割莴笋,他笑容满面地说:“今年政府给我们免费发放有机肥,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虽然产量略有减少,但是莴笋的品质很好,价格提高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党和政府打造‘绿色食品牌’政策的实施。”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洱海”的重要指示精神,云南省大理市供销合作社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以洱海水环境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为主线,始终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洱海、打造“绿色食品牌”作为履行部门职能职责的重要内容,积极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全力以赴服务好洱海保护、绿色发展。
张建昆过去是在路边收购蔬菜然后倒卖给上级批发商的农民,人们管他这样的人叫“菜贩子”,乘着大理市“绿色食品牌”建设政策实施的东风,他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他已是大理市社领办的合作社的理事长、优秀共产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目前,合作社拥有绿色种植示范基地260亩,产品远销四川、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拥有社员200多户,带动农户5000多户,年销售蔬菜1.65万吨,年销售收入3620万元,利润68.83万元。只要提起张建昆,大理市蔬菜种植户无不竖起大拇指。他把一个卖菜的小摊子发展成一家集无公害蔬菜种植、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农民合作社,自己也成了农民致富带头人。但是,张建昆只是大理市社引领当地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的一个缩影。
为了打造世界一流“洱海绿色食品牌”的总体目标,大理市政府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2019年,在全市洱海流域8万亩耕地内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绿色生态种植。按照《大理市洱海流域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奖补及合同制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每亩500元的有机肥补贴,有机肥的采购由大理市社牵头。同时,大理市社还负责环湖十镇68600亩生态种植面积的商品有机肥采购和发放工作,确保绿色生态种植户用肥安全。除了建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理市社还培育了秀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打造出了“古生”牌生态大米和菜籽油、“苍洱绿”蔬菜等系列农产品品牌,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也受到了省内外采购商和老百姓的欢迎。
为大力宣传使用有机肥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发展大理“绿色食品牌”的重要意义,大理市社举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开展了“三下乡”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环洱海村民对使用机肥的认识。此外,大理市社还通过实施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建立示范田等形式带动合作社社员,以实际成效让农民感知和接受有机肥料的应用。
2019年,大理市牵头完成了73420亩绿色生态种植有机肥政府采购工作,督促供肥企业配送到有机肥使用者指定的地点,巡查农业生产经营者有机肥使用情况。2019年,市社完成供肥31590吨,其中,固体有机肥27501吨、液体有机肥4089吨。同时,为加强监督管理,市社还加强了有机肥产品质量抽检,开展了全方位监督管理,联合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2019年共抽检了15个批次2.8万吨固体有机肥和82个批次4100吨液体有机肥,提高了有机肥质量,有效保障了农民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