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 > 建设发展 > 媒体关注

倾情十年 爱心接力

 时间:2012/10/25 10:04:00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云南省供销社十年帮扶八嘎乡纪实

大山深处的八嘎乡,人们依山而居傍水而作,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民一天比一天幸福。走进大山深处的八嘎乡,处处都能感受到八嘎乡村村寨寨的变化。2012年6月5日,云南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和润培又率干部职工到八嘎乡群众家中,到田间地头,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与群众面对面问家常冷暖,议发展之计。这一年,恰好是省供销社结对帮扶八嘎乡的第十个年头。

 “这是省供销社帮扶八嘎乡后给农民带来的喜人变化。”八嘎乡党委书记徐林说。十年前,八嘎乡被确定为省供销社的对点帮扶乡,从此一根看不见的纽带,联结起了省供销社全体干部职工和八嘎乡群众的心……

“要把帮扶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八嘎乡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幸福指数作为考核省社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是省供销社主任和润培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固“基”强发展之本

住新房,喝自来水,走水泥路,曾是八嘎乡人民的梦想。八嘎乡是砚山县的一个贫困乡,这里山大沟深,生活条件艰苦,加之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结构单一,群众脱贫步伐十分缓慢,2003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97元,脱贫致富的任务十分艰巨。

当省供销社领导第一次走进八嘎乡,八嘎乡家庭贫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状况映入省供销社领导的眼帘,也深深烙在他们的心里。为了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省供销社以对口帮扶资金为引子,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助推作用,大力实施关系民生问题的扶贫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止,省供销社共投入八嘎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6.15万元,解决了么洒至六主、三星至二台坡,龙所刺竹箐至偏岩等建设项目所需的炸药和水泥。其次,为乡梅子坪小学捐赠了29套课桌椅,并向50名学生赠送了学习用品,救助贫困学生100余人。并为乡机关配备了9台电脑等办公调备,还争取到农村能源建设项目资金建设300口沼气池和1000口节柴灶。还帮助八嘎乡建设了一个集贸市场,解决了八嘎乡长期“以路为市”、交通堵塞情况,集贸市场的建成,真正发挥了乡镇集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搞活了乡村商品的流通,为群众提供集中交易、方便快捷的市场,更有效解决了交通安全、群众赶集的问题。

扶“智”增发展内力

省供销社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青山碧水的八嘎乡缺乏产业优势和交通优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智”的扶持和引导,这才是八嘎乡群众实现自我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在帮扶过程中,省供销社一直把对人才的培养当成帮扶工作的重头戏。把对村干部的培养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加大对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培训力度,多次组织砚山县乡、村干部赴昆明考察学习科学种植、养殖、现代化交易等,并有针对性的地组织有关专家到八嘎乡开展食用菌种植、农产品经纪人等方面知识培训,使其真正成为搞活农村经济、带动一方发展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同时,在省供销社领导的关心支持协调下,先后组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进乡入村开展家用农科技术、农村创业和小额贷款、农产品经纪人等知识的培训。

在润物无声的帮扶中,八嘎乡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逐步破除了消极悲观、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村干部责任意识、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科技意识日益提高,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增强。

今年,省供销社进一步加大了对砚山县的帮扶力度,联合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本着扶贫先扶智的原则制定了关于砚山县、文山市初高毕业生就读贸易经济学校免收学费的政策,为我县农村贫困学生进一步得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平台。

倾真情爱心接力

2009年以来,省供销社转变帮扶模式,注重造血功能的增强,每年下派一至两名干部脱岗驻村。下派的干部到八嘎乡帮扶工作以后,八嘎乡的发展就成了他们割舍不了的牵挂。那里的村班子需要强化,那里的自来水需要接通,那里的产业户需要帮扶,那里的孤寡老人需要救济……

四年来,省供销社先后选派了18名优秀干部到县、乡、村任职或者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他们积极主动发挥自身优势,极大地推动了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挂钩帮扶的八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2009年派驻砚山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许勇总队长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多年来在基层积累的工作经验,积极牵线塔桥,争取省供销社的支持,共争取农村集贸市场建设资金10万元,食用菌种植资金5万元;并赠送了2台电脑、20吨化肥、为乡村留守儿童捐赠了2万元现金,省供销社在将砚山县列为全省供销改革发展和“二次创业”试点县的基础上,于2011年7月,由省、州、县三级供销社合股,预计投资5000万元的全国总社“新网工程”的重点项目——砚山县农资配送中心开工建设,争取到农发行土地收储贷款1.2亿元。2010年派驻到八嘎乡的指导员陈冬明,在抗旱期间,他率先带头抓抗旱,妻子病重住院多次电话催促,他都没离开岗位,舍“小家”顾“大家”。为保证群众大春不受影响,陈冬明积极争取资金物资20余万元,为群众办实事40余件,被八嘎乡誉为基层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和他一样一心为民服务、为群众谋发展的还有高观世、张长、徐春城、王庆文……对于八嘎乡的每一位群众来说,是一个个亲切而又熟悉的名字。

2012年3月,省供销社派来的驻砚山县的工作队长与以往不同,是一位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副厅级领导,他就是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省供销社副主任、省农资公司党委书记段继红。半年多来,段副主任立足于砚山全县农村实际,积极推进“新网工程”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正朝着一条富于生命力的道路前进。

帮产业掘民生之源

八嘎乡作为传统的农业乡,冬早蔬菜种植、肉牛养殖等一向是该乡的特色产业,产品很受市场欢迎。但长期以来受一家一户单独生产经营的自然经济模式影响,造成生产环节科技水平不高、规模不大,经营环节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缺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受到严重制约。在详细调查了解了八嘎乡的产业发展现状后,省供销社和八嘎乡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一提高、两推进、三实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

省供销社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发动群众率先申报成立了三星辣椒专业合作和上寨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原有冬农开发如冬早辣椒、冬玉米等种植项目基础上做进一步生产规范,采取统一购种、统一栽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流程模式开展生产。成立合作社后社员信息互动切实得到加强,对整合当前三星村蔬菜种植零、散、乱现象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对比而言,仅三星辣椒专业合作今年4月中旬集中采收的50余亩早辣椒,平均单产为3800斤,总产量达190000斤。由于统一采收和外销,吸引了外地销售商进入八嘎市场收购,价格比历年高出每斤0.2元,增值达38000元,合作社成员平均增收1800余元。同时,受该合作社带动,该村小组其他60余户农户的100余亩早辣椒也实现了增产增收,辐射效应较为明显。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了一家一户农民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省供销社的项目支持和资金帮扶下,砚山县采取点、面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助农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真正实现了产业富民。

从2008年起,省供销社每年还安排10吨化肥帮扶八嘎乡部分困难群众解决农业生产施肥问题。

润和谐暖“亲家”之心

八嘎乡的群众已经记不清省供销社的领导们送来了多少东西、捐助了多少钱款,但每一份东西、每一次捐助,都凝结着省供销社领导们的干群深情。

十年来,省供销社采取“一帮一”、“一帮几”的办法,组织干部职工到八嘎乡结对子搭“亲家”进行帮扶。尤其是“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省供销社在直接联系八嘎乡群众的工作中分批分期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结交了一批大山里的“亲戚”,与群众足膝谈心、问寒问暖、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并结合群众的实际情况在发展思路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引导和支持。省供销社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省供销社各处室的领导干部、省农资公司、省贸易经济学校的领导干部多次深入八嘎乡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为八嘎乡三星小学40名留守小学生分别送去了500元慰问金,省社领导班子成员在看望联系户的同时,送去了每户500元的慰问金,安排24500元用于帮助解决八嘎乡60名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与此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春耕生产,帮扶资金12万元、化肥50吨;在旱情较为严重的期间,省社干部职工捐资3万余元为部分群众解决抗旱保人饮的燃眉之急。这次,省供销社又给了八嘎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办公用品购置经费20万元。

人到情至,有限的资金,沉甸甸的真情。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一份份感情的投入,收获的也是一份份感动。

强党建凝发展之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村干部,村干部得力了,制定的规划、安排的工作才能顺利落实。省供销社在帮扶工作中,实行“能人治村”倡议,让被帮扶村的群众有了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从而使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三星村几年前是一个“怨气村”,村干部年纪大,思想观念保守,管不住人也管不了事。省供销社在帮扶中加强对村级组织建设的指导,鼓励大胆心细、有干创事业精神的青年人、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竞选村干部,通过自我推荐,群众投票,把想干事,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为村支部书记、村干部,从此,三星村从一个“怨气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们说:“有了好村干部,我们的好日子有盼头。”

同时,为了改变党员活动没有固定场所现状,省供销社帮助三星村新建了活动室,添置了先进的办公设施,还购买了电视机、VCD机、音响等电教设备和5000余册图书。

重规划谋科学发展

多年的帮扶实践,使省供销社党组深刻认识和体会到: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和方法指导,其基本要义是以发展促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因此,帮助八嘎乡实现民富强乡转变,必须针对“一乡”、“一村”的具体情况,既帮困又扶智,既出资又划策,协助八嘎乡找准逐步发展、长期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从根本上帮助发展生产力。

因此,在6月5日的调研中,和主任说,八嘎乡依山傍水,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种养殖业的条件,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贸市场、综合服务社和农资直营店等建设方面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乘势而上,利用山林资源丰富,做好“五篇文章”, 实现养殖在山、旅游在山,居住在山。一要是唱好“山”字歌;二是要打好“龙头”牌。三是要跳好“商”字舞。四是要夯实基础桩。五是要建设新农村。

爱心不止,帮扶不断。当前,省供销社又就如何发挥地区优势抓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与乡党政班子、村干部一起规划,理清思路抓发展,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群众收入。

……

如今的八嘎乡群众思路活起来了,眼界宽起来了,脚步也快起来了。

“为老百姓办事,只能实打实,就是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这是省供销社领导到砚山来经常说的一句话。十年帮扶路上,省供销社坚持十年如一日,动真情、动真格、办真事,用实际行动兑现着他们的诺言,在八嘎乡的土地上谱写了一篇篇情系扶贫、热情帮扶的绚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