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发展 > 媒体关注

安宁市供销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昆明市社 时间:2017/3/16 15:48:43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是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空间的重要举措。作为2家由供销社参股的合作社—八街高桥食用玫瑰种植合作社、宏润食用玫瑰合作社,在安宁市供销社的引领推动下,以密切与农民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开展玫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一、发展食用玫瑰规模化种植,突出一产业基点
 
八街高桥食用玫瑰种植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秉承“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发展理念,积极吸引社员入社,合作社社员由原来的14户发展到197户,带动农户287家。将零散的种植户集中起来,实施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20亩增加到1351亩。合作社本着让利农户的原则,通过统一提供种苗、化肥、防虫板,大大降低了社员的生产成本,每亩节省各类开支215元。社员种植的鲜花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每公斤价格高于非社员1—1.5元,每亩增收达800—1200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社员的种植风险。2016年合作社收购社员和非社员鲜花520吨,其中收购社员鲜花306吨,“二次返利”给社员5.5万元,上缴税金5.2万元。
 
宏润食用玫瑰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吸引周边的小陡山、
 
黄家箐、相连村社员入户,社员数从成立初期的8户增加至134户,带动农户435户。种植面积由50亩发展到996亩,并建成了绿色生态食用玫瑰花核心示范基地310亩。实行规范化种植,产量由原来的400Kg-500kg提高到现在的800—1000kg。2016年合作社收购社员和非社员鲜花900吨,其中收购社员鲜花261吨,“二次返利”给社员2.6万元,上缴税金4.3万元,社员每亩增收3800余元。
 
二、发展食用玫瑰深加工,突出二产业重点
 
2家合作社成立后,为解决花农卖花难和受市场制约因素问题,多方筹资集金建设标准化生产加工厂房,安宁市供销社给予了资金支持,推动项目顺利建成,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桥食用玫瑰合作社已建成的生产加工厂房占地达2600余平方米,年可生产加工玫瑰花300余吨。目前已研发出了22个玫瑰系列产品,为扩大市场影响,合作社先后申请注册了“颜美春竹”和“春玫思羽”两个商标,自主研发的食用玫瑰糖进行了“无公害”认证,并获得发明专利一项。种植基地生产的玫瑰鲜花瓣进行了“绿色食品”认证,申请了“SC”生产流通许可证,编写了“食用玫瑰系列产品”企业标准,加入了中国绿色食品、焙烤、条形码协会。合作社2016年营业收入达620万元,其中:鲜花加工收入370万元,产品加工销售90万元,鲜花销售145万元,电子商务销售15万元。宏润食用玫瑰合作社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至去年底建成玫瑰
 
产品的加工标准化厂房 2000多平方米,先后建成了年产200吨玫瑰糖、年产5吨玫瑰干花和年产150吨冻花3条生产线,建成1000立方米的冷链仓储3座。合作社申请了“宏润”牌商标和企业“SC”生产流通许可证。2016年合作社销售鲜花900吨、干花3吨、玫瑰馅料60吨、冻花150吨,销售收入达1327.2万元。这些有力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花农卖花难、收入低的问题,助进花农增收200余万元。
 
三、发展玫瑰观光旅游,突出三产业亮点
 
结合政府提出的打造八街旅游特色小镇、“玫瑰花节”、“玫瑰谷”和发展地方休闲农业的规划,2家合作社审时度势,发挥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空置房屋,建成了具有八街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中心,打造集采摘体验、公寓养老、购物休闲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农业新模式,每年为合作社创造收益达30余万元。
 
2家合作社首先通过第一产业吸引社员入社规模化种植解放出劳动力、产出大量食用玫瑰鲜花,为第二产业玫瑰花加工及秸提供足够的务工人员和充足的原材料,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社会效益,其次通过现有的资源环境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天然条件,以此实现一二三产业互相促进、高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民合作社支撑、农民社员受益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