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 > 建设发展 > 媒体关注

砚山县供销社“1234”推进县乡村“三位一体”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时间:2010/12/21 11:22:00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近年来,砚山县供销社积极整合、优化现有经营网络资源,通过着力强化“1234”工作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方式,初步构建了县、乡、村 “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全方位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新格局。

   “1”即抓好一个龙头。在文山马塘工业园区江那片区征地建设县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该项目用地52.08亩。目前,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土地估价等工作,项目设计工作正稳步推进。
   “2”即抓好两个流通网络建设。一是以乡村市场建设为突破口,确保供销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在完成全县平远、稼依等5个乡村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开创了“平远模式”发展思路,借助国家廉租房建设有利时机将社有资产进行盘活,共建成廉租住房224套,40间商铺,5200余平方米的市场空地。建成后商铺、市场大棚、摊位等产权归供销社所有,居民廉租住房产权归县政府所有,使社有资产由原来评估值218万元提升至1037.9万元,年可实现租金收入24万元,同时,为企业改革改制职工搭建了“二次创业”平台。二是以综合服务社建设为突破口,为农民群众提供“村务、商务、服务”三务合一的综合服务平台。2009年以来, 县供销社按照“四有五统一”标准,共发展102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其中标准化综合服务社10个。
   “3”即抓好三种模式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 “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三种模式,搭建农民与市场的流通平台。截至今年底,新发展并进行工商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全县累计发展“两社一会”经济组织156个,共拥有社员3451人,辐射农户10891户,入股资金2766.525万元,土地入股15383亩,覆盖辣椒、烤烟、蔬菜、家禽等产业,实现产值达8000万元,帮助社员增收近2000万元。
   “4”即抓好四项引导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将农产品经纪人组织起来,邀请省、州、县专家进行集中培训,引导他们从零散的“游击队”变成系统的“正规军”;依托乡村市场建设,在乡镇、村民委建立相对固定的购销市场,引导他们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到“建立根据地”;针对农村经纪人往往为“图小利”做一些诸如短斤少两的“小动作”的现象,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的原则,引导农村经纪人合法合规经营;加强培训,引导他们从单纯经济知识联系员到职业经纪人,2009年以来,县供销社共开展培训480人次,共210人取得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