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发展 > 媒体关注

保山农民合作社发展实现九个突破

来源:保山市供销合作社 时间:2016/3/21 9:24:39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2015年,保山市供销社持续强化指导服务、积极争取政策扶持、着力引导规范运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实现了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的九个突破。
一是数量上的突破。2015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社494个,累计达2068个,覆盖全市72个乡(镇)80%的村(社区)。入社农户达23.95万户,带动农户37.57万户。
二是质量上的突破。2015年底,全市农民合作社资产总额达9.9亿元,社员出资总额21.3亿元,合作社帮助农民实现收入31.37亿元。全年共有76个农民合作社获批市级以上示范社,其中省级63个、市级13个;示范社总数累计达412个,其中国家级30个、省级319个、市级63个。
三是发展范围上的突破。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工作思路,使合作社发展范围从传统的种、养业不断向农、林、牧、渔、农机、农技等生产经营服务领域拓展,全面覆盖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等,有力助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2068个合作社中,种植业1442个、养殖业387个、流通业48个、公益服务83个、其他108个。此外,新发展城市消费合作社5个。
四是发展起点上的突破。实现了领办主体从过去以生产经营大户为主,逐步转向企业家、大学生创业者、龙头企业、涉农公司以及非农行业等共同加盟的良好格局,初步显现出领办人管理经验丰富、注册资金规模大、经营业务起点高等特点。在入股形式上,许多合作社将社员股金分为身份股和投资股,身份股从过去每股不低于100元提高到每股不低于500元,投资股金额从过去每股1000元提高到每股2000元,规范了入股行为。
五是联合、合作取得突破。2015年,市供销社联合县级供销社和4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个龙头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施甸县海航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由昌宁、临沧、德宏的7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的联合社正式运营。目前,已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3个,实现了跨州市、跨行业的合作与联合,进一步提高了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
六是层次提升方面的突破。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社正从单一的生产领域合作逐渐向加工、销售等经营领域深度拓展,有较多的合作社在成员内部实现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六统一”,形成了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合作社。如,隆阳区的方平生猪养殖合作社由办社初期的单纯提供技术、信息和购销服务,已发展到储运、农产品市场、销售、建筑等诸多环节的合作。
七是机制建设取得突破。采取宣传引导、典型示范、指导规范、项目扶持等措施,指导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独立会计核算、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建立成员账户详细登记成员出资额、公积金份额及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建立了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合作社交易量(额)60%返还的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盈余分配制度,优化了运行机制,完善了管理机制、健全了利益分配机制,发挥了兴农促农作用。
八是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内部融资平台建设方面,2015年,隆阳区供销社按照“风险可控、内部运作,服务规范、方便成员”的原则,率先在尹家联合生猪养殖合作社开展了“社员制、封闭性、能管控、可调剂”的内部资金互助试点。目前,互助社共有社员151户,入股560万元,2015年向社员分红78.7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合作社及成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服务平台建设方面,2015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级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并将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会计服务中心升级为综合服务中心,在提供会计服务的同时,开展项目申报、法律咨询、贷款融资和市场信息等综合服务,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重发展、轻服务和服务主体缺位、不到位等问题。
九是争取金融支持取得突破。2015年,全市155个合作社累计向银行争取贷款26335万元。其中:隆阳区80个合作社共获得贷款11635万元;腾冲市33个合作社共获贷款9469万元;施甸县6个合作社共获贷款910万元;龙陵县共7个合作社获得贷款1000万元;昌宁共29个合作社获得贷款3321万元。隆阳区供销社还以农户承贷“农民专业合作社+贷免扶补+农户贷款”的模式,为44个合作社共323户农户争取贷款24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