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发展 > 媒体关注

云南:夯实基础 拓展服务 稳步推进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时间:2020/5/12 16:50:17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2019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干部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综合改革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全系统实现土地托管面积10.76万亩、配方施肥面积37.51万亩、统防统治面积15.03万亩、农机作业面积31.18万亩、科学示范试验田面积2.41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收入额达到34030万元;社有企业总数达到908家,实现销售总额1754.22亿元,同比增长13.49%。

2019年成绩单

实现土地托管面积10.76万亩、配方施肥面积37.51万亩、统防统治面积15.03万亩、农机作业面积31.18万亩。

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77854户加入合作社,服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18784户。

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121个,累计发展各类合作社22265个,入社成员143.77万个,服务带动农户179.18万户。

拓展为农服务功能

省社编制印发了《云南供销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引导社有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云品惠”电商平台等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各地积极建设区域电商运营中心和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基层社服务网点。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拥有专业电子商务公司48家,电子商务销售额达18.21亿元。全系统现有各类商品配送中心449个、乡镇超市3578家、乡村集贸市场459个、综合服务社20150个,各类网点4.9万个。

夯实基层合作组织

全系统采取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等方式推进基层社发展。全年新发展村级供销合作社50个,改造提升乡镇基层社139个。省社组织对农民合作社“空壳社”进行了清理整顿,全系统清理“空壳社”4389个。2019年,全系统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121个,累计发展各类合作社22265个,入社成员143.77万个,出资额达到277.26亿元,服务带动农户179.18万户。

注重“两系一社”建设治理

全省6个州(市)社、76个县(市、区)社召开了社代会,11个州(市)社、84个县(市)区社配齐了监事会专(兼)职领导、设置了监事会机构。各级联合社机关围绕实现社企分开、分治,突出社有资产监管,加强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社有资产管理中心(公司)制度建设。省社制定了《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各级监事会不断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和社有资产的监管。

稳步推进经济发展

省社系统完成了《常见牛肝菌化合物组成及功能活动评价》《云南省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研发服务平台能力提升》等项目申报工作。省社与中铁中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云南大管家集团、云南代步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了倡议合作协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系统社有企业总数达到908家,实现销售总额1754.22亿元,同比增长13.49%。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倡议

省社印发了《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保障农村商品质量安全严防假冒伪劣的通知》,配合有关部门围绕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质量安全开展了抽检检查,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市场;配合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工作,配合省委农办对德宏、怒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各地供销合作社结合行业特点,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的路径和农村垃圾科学分类方法进行了探索。

注重助推扶贫攻坚

省社印发了《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与广东省社对接,在广东供销馆长期展销云南省贫困地区农产品;与贵州省对接,帮助怒江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往北上广深。全系统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77854户加入合作社,服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18784户。省社在昭通、曲靖、滇西片区、红河片区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现场培训,去年全省实现食用菌产量59万吨、产值150亿元。省社制定印发了“挂包帮”定点扶贫年度工作计划,筹措资金234.31万元支持挂钩村发展产业、建设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建立“爱心公益超市”、开展技能培训。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行业队伍自身建设

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在系统内坚持不懈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办法和其他新规定,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各级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强化了廉洁纪律教育和约束,规范、健全机关各项财务管理、经费支出、公务接待等规定,修改完善了商务接待、外事接待、公务接待等规定。2019年,各州(市)供销合作社开展各类行业培训班493期,培训干部职工2.23万人次。省社本级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培训1138人次。

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省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践行服务“三农”初心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改革强社、服务立社、夯基建社、以企兴社、从严治社,加快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倡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着力构建为农服务体系

努力探索建设城镇社区消费合作社,力争系统累计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社有企业达到200家、社区城市(农村)消费合作社达到100个、新建或改扩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达到100个。继续做好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供应,开展好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服务。依托社有企业,构建全省农产品流通网络,畅通农产品外输渠道。依托电子商务公司帮助农民实现网上销售,争取把“云品惠”嫁接到“一部手机游云南”上。

二、不断巩固夯实基层组织

总结现有成功经验和做法,集中打造一批示范服务中心,指导已建成的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综合性、社会化、规范化功能,争取实现县级社全覆盖。努力把乡镇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集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中心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为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加快出台《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实施意见》,加强行业指导,全年实现100家薄弱基层社升级改造,建设10家基层社标杆社。打破村界、乡(镇)界、县界,对同一类型的农民合作社进行整合,成立联合社,提升生产的规模化程度。

三、建立上下贯通的体制机制

督促指导尚未召开社员代表会的10个州(市)社、52个县(市、区)社在年内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建立完善理事会、监事会。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之间开展相互参股、业务合作,打造一批龙头企业。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积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社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全年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32亿元。调整优化联合社机关机构设置,加强金融服务、社有资产的管理力度,健全完善供销合作社企业管理体系。加快理顺社企关系,实现社企分开、分治、分管,推进联合社机关依法依规治理。

四、加快推进社有企业提质增效

加快搭建资本运营、科技服务、“三农”信息“三个平台”,做强做实云菌科技、合作金融、城乡消费、农资经营、供销产业、循环经济、海外投资七大产业板块,加快组建云南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组成结构和议事规则,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对不同类型的社有企业实行差异化考核,加快建立有效管用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分析研判,坚持稳中求进,处理好企业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处理好投资规模和自身实力的关系,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 

五、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借鉴浙江、贵州等省“三位一体”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大力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体发展,做好基层亮点打造、经验总结、现场推广、媒体宣传等工作。做好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资源整合等工作,让更多的资金、资源投人到基层,支持县、乡两级打造“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积极落实总社、省社与有关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倡议合作协议。规范股金服务社工作,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风险预警。

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督促落实《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全面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总社有关行业扶贫工作,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科教扶贫和消费扶贫。加强对扶贫工作队员的指导管理,积极协调帮助挂钩点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七、狠抓全面从严治社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解决好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灯下黑”“两张皮”等问题,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抓好行业干部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创新宣传理念,加大信息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力度,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讲好供销合作社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