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弥勒市社六项措施促进农资销售企、农“双赢”
来源:红河州供销合作社 时间:2016/11/1 10:28:50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云南省弥勒市供销合作社六项措施促进农资销售企、农“双赢”。
一是改变坐店等客的消极销售模式,以“直营店”“农资店”“便民超市”为依托,向上对接农资生产企业,向下深入农资用户,切实做到农资销售“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实现农资销售的逆势增长。今年以来,“弥勒农资”在我市的市场占有率达69%,较上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
二是与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合作社、协会合作,营造牢固的“供销”共同体,农资企业会同化肥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免费为合作社、协会提供施肥技术支持,担当顾问,全流程售后服务。既消除农资使用者的后顾之忧,又为农资企业留住了“稳固”的客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增长。截至目前,我市实现化肥销售近10万吨。
三是确保农资质量,保障所售农资“货真价实、假一赔十”,建立“弥勒农资”微信平台,适时发布农资信息,帮助农户“选择性”购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四是农资销售“重心”前移,对有施肥疑问或购买大宗农资的客户,市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均主动帮助其“测土配方”,实现化肥施用数量、种类、配比的科学化,体现“供销为农”,留住了老客户、发展了新客户。
五是以满足农户用肥需求为中心,“以求带销”定位农资企业发展方向。经常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户开展交流沟通,了解农户的用肥习惯,为他们推荐合适的产品。同时,收集农户化肥施用情况反馈,使农资销售更加贴近农情,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
六是实行农资“拼盘”式销售,转变传统销售方式。通过向农户推荐氮、磷、钾搭配施用,借复合肥力的“相互”作用,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既可消除“大水、大肥、高氮”对土环境的破坏,同时,又可因少施肥减轻了农民负担,深受农户欢迎。“拼盘”销售模式或将成为未来我市农资销售的新模式,成为“供销务农”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