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 > 建设发展 > 州市社动态

六个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12/7 14:39:04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今年以来,楚雄市供销社紧紧围绕“固本强基、夯实基础、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加强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能力建设,采取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社有企业带动发展、吸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基层社现有资产、联合社帮扶等方式,加强对乡镇基层供销社的服务和指导力度,深入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帮助乡镇基层社健全队伍、恢复阵地,推动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和完善“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努力把基层社打造成发展可持续、农民致富有保障的服务“三农”重要力量。

一是着力推进基层供销社提升改造,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采取盘活基层供销社现有资产、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投资、财政扶持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要素和资金,因地制宜改造升级,提升服务能力,拓展经营服务功能,采取社企共建、以股代补等方式,全面完成薄弱基层社云龙供销社升级改造工作,逐步消除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的“三无基层社”,着力强化基层社建设,把基层供销社打造成发展可持续、农民致富有保障、集体收入有来源的乡村振兴骨干力量。

二是整合农村资源和力量,着力抓好村级基层供销社建设。2021年,市供销社通过强化与村“两委”合作,新建大地基乡红卫桥村、吕合镇吕合村、紫溪镇紫金村3家村级基层供销社,新增基层社社员3420人,建立健全“三会制度”,村级基层社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紧紧围绕质量先行、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目标,通过运作市场化、社员主体化、服务综合化、经营现代化、管理规范化、监督制度化,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立足当地实际,辐射周边,服务农民,推动强村富民,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供销社盈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是着力推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供销基层服务基础。充分利用基层供销社、农村现有仓储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和业务合作,拓展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物流通道,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市、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逐步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全程的物流体系。截至目前,建成配送中心 2个,中心超市8家,配备运输车辆 3辆,新建联升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冷库1个、2000平方米,配置保鲜柜15个、预冷机10台,购买冷冻车1辆;同时,争取发改、商务等部门支持,扎实推进综合农贸市场提升改造。

四是着力抓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1年,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个,打造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个,在大地基供销社新建为农服务综合体1个,涵盖农资销售、日用百货超市、乡村物流配送、农副产品购销、种植、养殖等。同时,狠抓农村适用技能培训,加强农村流通人才队伍建设,完成各类人员培训53人。截至目前,楚雄市供销社系统现有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个,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2个,入社社员达7376户,带动农户12113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7万多户,完成土地全托管面积2020亩,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65000多亩。

五是着力抓好示范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立足供销社职能职责,找准角色定位,发挥系统优势,着力在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三街供销社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本镇、大过口及周边南华县五街镇农户种植萝卜5000多亩,合作社收购萝卜丝580吨,实现销售收入348万元,萝卜种植已成为三街镇的主导农业产业之一;西舍路新耀供销商贸有限公司和西舍路镇农联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种植云木香2000亩、销售云木香(干片)700多吨,产值达875万元;大地基福禄山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红卫桥黑沙洲新建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养殖土鸡,年销量达5万余只,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实现了农户和公司双赢,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是着力加强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培育创建,拓展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日用品配送、消费合作、农资配送、农产品收购等多样化服务,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2021年申报创建五星级综合服务社12个、四星级综合服务社12个、三星级综合服务社2个。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现有农村综合服务社427个,已初步构建起以市级配送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集日用消费品、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购销为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为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到2021年11月30日,全市供销系统实现销售总额23.44亿元,实现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1.86亿元,实现连锁销售额1.90亿元,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2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