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社: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双提升”——大关县四个统筹抓实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
来源:大关县社 时间:2020/4/20 11:10:28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367 [ 打印 ] [ 关闭 ]
《昭通市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促进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简称“双提升”)下发后,各县市区积极行动,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双提升”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大关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工作为契机,“四个统筹”推进“双提升”工作。
合作社清理与规范提升工作同步统筹推进。采用分类管理指导合作社,通过排查摸底,将“空壳社”采用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引导注册个体工商户、公司、家庭大户等方式进行清理;同时统筹运行正常的合作社按照试点县目标任务,对标制定一社一方案提质增效,按方案推进实施。示范基地建设与四级联创同步统筹推进。整合资源,结合大关茶、竹、药、果、蔬、畜产业,培育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示范带动合作社发展,同时统筹推进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一批优势合作社。 质量提升试点县工作与恢复三会制度、恢复县供销联社经营统筹推进。县供销社恢复“三会制度”,恢复经营,组建供销集团,以供销集团为龙头,同步统筹推进销售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形成“供销集团+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统筹推进试点县工作。质量提升试点县工作与全县产业布局统筹推进。将合作社作为全县产业的重要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全县产业布局,谋篇布局、统筹规划,将合作社作为发展产业的重要载体,统筹推进合作社的规范提升。
截至2019年底,大关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5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4个,市级示范社13个,实现了合作社100%覆盖82个贫困村(社区),每个贫困村(社区)至少有1个以上正常运行的合作社。有效覆盖贫困户24360户,占贫困户的93.36%,2018-2019年全县合作社共实现带贫收入6867万元。其中:对4115户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收购,涉及订单金额1968万元,户均增收4782元;吸收务工14816户,发放工资2507万元,户均增收1486元。流转土地4067户,租用699户资产,发放租金1016万元,户均增收2131元,累计16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入社成员16257户,实现收益分红1376万元,户均增收8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