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 > 建设发展 > 州市社动态

昆明市委、市政府在全省首家印发指导意见支持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昆明市供销社 时间:2023/1/9 11:20:02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近日,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昆发〔2022〕19号),对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进行安排部署。

  《指导意见》共分七个部分,从健全为农服务组织体系、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流通顺畅运行、拓展农村信用合作领域、推动社有企业健康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出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具体举措。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将昆明市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实现全市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三农”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功能更加完备,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有企业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经营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促进供销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健全为农服务组织体系方面,提出在全市理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农合联”)组织体系,整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涉农服务资源,构建服务“三农”综合体,由各级供销合作社作为同级农合联执行机构,健全“农合联服务合作社、合作社服务农户”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为农服务有载体、有平台,密切与群众利益联结。在县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层面,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供销合作社组建供销集团,加快社有企业融合发展,实施薄弱县级供销合作社“削薄”行动,增强县级供销合作社统筹能力。在乡镇(街道)供销合作社建设中,对综合实力较强、实力一般和相对薄弱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进行分类指导,承接为农服务公益类项目,市场化提供为农服务,积蓄为农服务能力。在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上,提出建立以“两店”(日用消费品店、农资连锁店)为基础,建设集融经营性、公益性便民服务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社经营服务网点,就近就便为群众提供综合服务。同时,突出培育农民合作社,实施“农户入社”行动,健全按交易额“二次返利”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推进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积极创建农产品“三品一标”,引导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转型升级为农业企业,提升农产品商品转化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基层供销合作社与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共建农合联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供销合作社优先承租流转土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科学用药,加大统防统治力度,开展农资专用化、定制化、统施化服务,提高土地全托管经营水平。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外引内培”行动,构建“为农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专家+产业农合联+合作社”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抓好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人才支撑。

  在促进乡村流通顺畅运行上,围绕农资稳价保供、乡村流通体系补链扩能、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出改革举措。在农资稳价保供上,提出要发挥好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构建“市有农资集采集配平台、县有农资配送中心、乡有农资经营旗舰店、村有农资配送站点”经营服务体系,足量供应农资,做好农资价格监测预警,维护农资市场稳定。在乡村流通体系补链扩能,支持供销合作社实施农产品、日用品“城乡双促行动”,建设县域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承接重要农副产品应急储备任务,改造提升乡村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便利店,推动农产品、日用品集采集配、直供直销。在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上,支持供销合作社构建“前端城乡回收网点+中端分拣中心和集散交易市场+后端再生利用加工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体系,集中回收农村废旧金属、纸张、玻璃等废弃物,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

  在拓展农村信用合作领域,创新农村涉农金融信用服务方式,推广“三社融合”信用合作,开展以生产经营数据为信用资源、信息对称为信用基础、配套服务为信用保障的农村金融信用合作。鼓励农合联与保险机构合作,采取“农合联和农民合作社收益提成+社员自筹”筹资模式,创新开发农作物极端气象指数险等特色险种,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支持建立供销合作发展基金和农资淡季储备风险平抑基金,投资为农服务产业和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平抑农资储备风险。

  在推动社有企业健康发展方面,提出建立以理事会为社有资产所有权代表、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为授权管理者、资产运营公司为授权投资者、出资企业为授权经营者的社有资产授权管理体制,激活社有企业内生动力,增强经营活力。支持昆明供销集团组建为农服务社有企业,鼓励社有资产通过资本联合、并购重组、股权置换、项目合作等,引导社有企业回归为农服务主业,鼓励供销合作社和社有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等盘活闲置资产,健全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增强社有企业经营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