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发展 > 州市社动态

李家惠:让“磐江老火腿”享誉全国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时间:2020/12/29 9:45:56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等这两天忙完了,我把我们单位两个年轻人送到你这儿来,让他们跟着你从接单、提货、打包一点点学习。”在云南省泸西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里,泸西县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主任李家惠正在与电商中心负责人谈着下一步的合作。

“敢不敢和他们合作?会不会入不敷出?”这次合作,是李家惠和自己斗争了许久后的决定,也是她加入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后的又一次尝试。



离城归乡 勇挑重担解难题




“经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业绩一直在滑坡,2008年账上一分余钱都没有,生猪养殖场里的十来头母猪瘦得都看不出形了。”谈起12年前,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的会计连连摇头,20余名职工半年没领到工资,如何生存都成了问题。

2008年7月,在上级部门的安排下,李家惠从泸西县城来到了三塘乡,挑起了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当家人”的担子。走马上任的那一天,李家惠获得的只有质疑声。“多少大男人都做不好的事,一个女人能做什么?”20多位职工根本不相信李家惠能改变什么。

“男人能干的事我也能干,男人干不了的事我也要把它干好。”不服输的李家惠来到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后,每天5点多就奔波在十里八乡,查资料、走市场、访农户,一个让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脱困”的方案逐渐在她的脑海里成型。

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位于海拔2000多米处,与磐江海拔落差超过1000米。每到阴天,雾气便会沿山而上,弥漫三塘。自古以来,三塘乡村民就借助自然形成的潮湿环境,以猪后腿为原料,用民间传统工艺熏制火腿。“虽然供销合作社当时没钱,但是社有企业磐江老东山火腿厂老工人们的技术还在。”看到希望的李家惠决定抓住机会,她掏光了家中的存款,供销合作社的职工自愿入股,再加上贷款共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引进乌金纯种猪等优质猪种和仔猪,重建磐江养殖场基地。

养殖场刚建成的时候还不能完全支撑起火腿熏制需求,得向农户们收购鲜猪腿。那时候,三塘乡的盘山公路还未修通,鲜腿收购只能靠供销合作社的职工肩扛手拖。每到火腿收购的时候,李家惠便会带着供销合作社的职工,沿着山路,手脚并用穿过山林,来到海拔800米处的很坎村挨家挨户收购,再背着15公斤左右的鲜腿原路“爬”回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

“市场只能靠质量拓展,劣质火腿不仅会浪费之前的努力,还会毁了供销合作社的招牌。”为此,李家惠详细制定了《泸西县磐江老火腿加工专业合作社章程》,在熏腌过程中若发现火腿质量不达标,一律剔除销毁;销售后出现客户不满意的情况,依规召回。就这样,在2010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首届“千社千品”暨农特产品展销会上,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组织生产的“老东山”火腿一炮而红。

为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和火腿加工规模,2010年起,李家惠积极申请建设项目和扶持资金,投入磐江老东山火腿加工厂和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的升级改造。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入正大集团合作发展生猪养殖,现已饲养能繁母猪1800余头,年内实现出栏商品猪5万余头。目前,磐江生猪养殖基地每年预计可实现总产值6000万元,实现利润200多万元,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创新不停 应势而动亮“磐江”




“职工的生计问题解决了,还得把供销合作社的品牌树立起来,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供销合作社,认识‘磐江老火腿’。”李家惠说,打响“磐江老火腿”品牌的第一步就是找不足和学经验。

前些年,磐江老东山火腿厂的火腿最小的包装也有3公斤,因为客户大多是有食堂或其他销售渠道的企业。而普通消费者看到比自己小臂还长的火腿,再心动也难免望而却步。

“我们家里吃饭一般不买大块火腿,吃不完就浪费了。”考虑到人们的饮食习惯,李家惠带着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和磐江老东山火腿厂的职工把火腿作为主料和配料,分别尝试火腿的不同烹饪方法,以家庭为单位计算一顿饭可以吃掉多少火腿。李家惠还买来了市面上其他厂家的火腿,带领职工赴浙江金华等地学习,看其他厂家在火腿包装、重量设置、运作模式上的优点,开发小重量、小包装的“磐江老火腿”。如今,市面上的“磐江老火腿”重量不一、大小各异,消费者们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还是每袋2两并切成片状的火腿,基本上一两顿饭就能吃完,尝了鲜还不浪费。”李家惠说,这个规格的火腿就是在他们反复尝试中得来的灵感。

除了更换包装,李家惠还把目光投向了新的消费群体。“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不到菜市场买菜、买肉。”李家惠说,“我们得跟得上年轻人购买方式的变化,让他们成为未来磐江火腿的主要消费群体。”

“再难也要顺应市场潮流,走电商这条路,把‘磐江老火腿’的品牌打出去。”这是李家惠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2012年,在李家惠的建议下,磐江老东山火腿厂在天猫电商平台开设了第一家网店,“磐江老火腿”首次销往省外。

今年,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磐江老火腿”的销量,春节期间销售额仅1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近90%。在泸西县供销合作社的带动下,5月21日,磐江老东山火腿厂入驻扶贫832平台,仅中秋节期间,“磐江老火腿”在扶贫832平台上实现销售额30万元。

而今,泸西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成立吸引了李家惠的目光:“送年轻员工去学习只是第一步,我想打造供销合作社自己的电商团队,把火腿的销路再扩大,甚至让国外的消费者也知道供销合作社品牌,也能吃到‘磐江老火腿’。”

 

 


 

 



 记者手记  

“老扁担”的新传承

面对20名员工的生计问题,李家惠离城归乡,扩建养猪场、发展火腿厂、创“磐江老火腿”品牌。缺少火腿原料,她翻山越岭、挨家挨户收购鲜腿;为保火腿质量,她身兼数职,过目每一道工序。她的肩上,扛起了一根根火腿,扛起了20多名员工的生计,扛起了特色产业品牌发展,也扛起了一代代供销合作社人传承至今的“老扁担”。
在供销合作社工作的10多年里,改良包装、试水电商,李家惠不断适应市场,让老火腿走入市场、走入年轻消费群体,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10多年里,不断改变的是产品的形式,不变的是供销合作社人服务“三农”的初心。应势而为,积极探索,她让“扁担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