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 > 建设发展 > 州市社动态

“老供销”焕发新活力

来源:云报客户端 时间:2023/9/26 10:25:46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眼下,陆良县芳华镇龙潭社区干浮蔬菜育苗基地内,绿油油的生菜长势正旺,田间地头里,无人机在有序来回喷洒着农药,雾状的农药随着气流散落在稻田中,不一会儿,一大片水稻就已全部喷洒完。

  “无人机的使用可大大减少劳动力投入,还能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目前已普遍应用于基地的种植中。”芳华里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供销社组织专业的农技队伍,优化服务方式和内容,采取电话预约、送货下田等方式,为种植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着力解决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买到所需农资。

  近年来,陆良县在深化综合改革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于是,今年的全省供销合作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暨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会选择在陆良召开。通过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查找问题,各级供销社抓住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这一重点,借鉴学习经验,探讨服务提升,深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市场不愿干、农民干不了、政府最关切的服务,就是我们创新为农服务方式的突破点。”在参观考察了陆良绿盛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板桥基层供销社、陆良县丰源农资公司青山农资配送中心等地后,各级供销系统的负责人表示,要立足实际,建设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契合农民生产服务需求、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加快建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金扁担”“红背篓”,曾经人们印象中为农服务的“金字招牌”供销合作社,却一度因机制体制不顺、综合服务能力弱等诸多原因发展受阻而逐渐黯淡。市场经济浪潮中,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成了供销合作社发挥独特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

  “从‘守摊子’到‘摆摊子’,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解放思想。”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始终把深化综合改革作为中心工作,持续大力推进,层层贯彻落实。加强统筹指导,狠抓任务落实,强化协同推进,各地供销合作社形成了上下联动、因地制宜、扎实有序推进改革的良好格局。

  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908.1亿元,较改革前的2014年增长了 152.1%、年均增长19%。如今,供销社的发展从求生存向服务“三农”转变,服务由边缘化向“三农”重要部门转变,供销社本身的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

  今年,省供销合作社下达全省供销系统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目标任务17项中,新建城乡回收网点、州(市)需建立董事会的公司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基层社、需改制的县及县以上社有企业、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新增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清理“僵尸企业”等8项指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县(区、市)需建立董事会的公司制企业、土地全托管面积、省、市级社有企业与基层社新建项目、改造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新增冷库库容等7项指标完成年度任务进度;县(市、区)按期召开社代会、州(市)按期召开社代会2项指标没有完成年度计划进度。

  近期,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供销合作社印发了《云南省供销合作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下一阶段持续深化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这为新时期抓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了指引。

  “下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我们将持续深化综合改革,重点抓好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农资保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食用菌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种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生态服务。”省供销合作社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