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供销社发挥为农服务优势积极参与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链重点工作
来源:昆明市供销社 时间:2022/8/26 15:17:17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昆明市市供销社发挥为农服务合作经济组织职能作用,以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和建好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抓手,服务全市绿色食品生产销售,积极参与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链重点工作。
一是抓生产主体培育。持续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将市级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经费向农民合作社倾斜,壮大农副产品生产主体规模。建好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安宁八街食用玫瑰、石林西街口人参果核心产区,组织引导农民合作社建设示范基地,统一种苗、农资供应,规范社会化服务,建成示范基地4,700亩。在安宁试点农业企业培育工程,引导农民合作社转型升级为农业企业,搭建“公司+合作社+农户”链接平台,有效发挥农民合作社组织生产、农业企业拓展市场的双向优势。截止今年6月底,新增进入安宁供销社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农业企业232个,其中,111个农业企业为供销社引导组建,52个农民合作社升级为农业企业。
二是抓短板弱项破解。创建“三品一标”是农副产品商品转化率的重要衡量指标,市供销社将农民合作社申报农副产品“三品一标”作为示范社评选重点,对农民合作社成功创建“三品一标”进行奖励扶持,扩大创建农副产品“三品一标”覆盖面。畅通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抓好“832”平台农副产品上线销售,今年以来,东川、寻甸、禄劝等3个脱贫县区累计上架农副产品457个,实现平台销售额3,764万元。在宜良县试点搭建工会节日慰问品采购供应平台,将宜良绿色有机认证食品进行集中整合,引导特色农副产品生产主体创建“三品一标”,今年以来,整合新增特色农副产品“三品一标”36个,为工会会员提供节日慰问品7,346份,实现农副产品销售额288万元。
三是抓产业社会化服务。建强县(市)区供销社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市场化选聘会计等专业人员,集中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提供财务建账、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等服务,服务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有效对接市场。在安宁、宜良试点推行“三社融合”、产业增信贷款等信用合作贷款,2020年以来,累计为54个农民合作社发放信用贷款4,556万元。加大绿色有机肥料推广使用,实施“绿色农资提升行动”,依托市、县农资公司等社有企业经营实体,加强与国内知名农资供应平台合作,组建技术推广团队,在嵩明等县区开展绿色农资防控试验示范,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今年上半年,仅市供销社直属的市农资公司就储备高效环保优质农资2.52万吨,占公司总储备量的90%以上。
截止今年6月份,全市供销社系统共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1,151个,经营托管土地面积8.17万亩,注册农副产品商标64个,99个农副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农副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6个农副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农副产品获得国家级产品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