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 > 建设发展 > 州市社动态

楚雄州供销社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来源:楚雄州社 时间:2020/5/25 17:31:52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一、分类改造基层供销社。全系统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夯实基础为出发点,按照“新建恢复一批、改造升级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的工作思路,通过盘活开发闲置资产、联合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经营网点加盟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进基层社建设,提升基层社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从2018年开始,力争用3年时间,分类完成全州全部乡(镇)基层社的恢复建设、改造提升和巩固发展工作。目前,恢复重建“三无社”16个,改造提升“薄弱社”38个,创建基层社标杆社6个,共有60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建立了三会制度,有10个县级供销合作社建立了三会制度。

二、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政策引导、强化服务、能人领办、龙头企业带动、基层社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产品品牌,开展相关认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水平,针对有发展潜力,业务运作开展正常,积极性较高,辐射带动农民致富作用较大的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有计划的进行重点指导,加强培训,逐步规范,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为农服务。目前,全州供销系统领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78个,创建全国总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个,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8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41个,发展城市消费合作社38个,发展农村公共管理合作社121个,入社农户达6.36万人,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达9.98亿元,帮助农民实现收入18.28亿元,34个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商品商标,土地流转面积42990.2亩,土地托管面积22591亩。

三、提升改造综合服务社。积极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在农村综合服务社开设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收购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电子商务服务站、代收代缴等经营服务,积极开展“社村共建”、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创建工作。率先在全省供销系统开展粮食烘干一体化服务。2016年争取投入300余万元资金,建成了12个粮食烘干示范点项目。2017年以来,在试范点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州实施粮食烘干项目建设,共建成粮食烘干一体化项目15个,年烘干稻谷1万余吨,对提高粮食综合效益,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依托供销合作社自有经营服务网络,积极参与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加快推进以农业生产资料和特色农产品购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电子商务,帮助农民学会使用电子支付平台,采用非现金结算。线上销售额达2亿多元,为企业和农户搭建工业产品进村、农产品进城的新型流通体系。

四、化解基层社历史遗留问题。在深化供销改革工作中,各级供销社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化解了一批过去企业改制时的历史遗留问题。如双柏县部分基层社未改制彻底的问题、南华县留守人员问题、姚安县历史欠账问题、永仁县解决了改制历史性债务本息220.23万元等,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五、抓实基层社党建工作。县市供销社党委党组紧紧抓实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以 “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为契机,通过和各党支部签订《党建目标量化考核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在非公企业党支部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进一步加强对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指导和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每年均对基层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典型,促进党建工作和供销改革发展工作的“双落实、双推进”,党建带社建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