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 > 建设发展 > 州市社动态

楚雄州供销合作社积极发展种业努力以“小切口”撬动“大作为”

来源:楚雄州供销合作社 时间:2022/7/18 10:18:17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在楚雄州供销合作社工作情况汇报上批示“在‘育种天堂’建设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出特色”要求,楚雄州供销合作社切实提高站位,自觉扛起“为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的社会责任,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主动参与种业发展,以种子这一“小切口”,努力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展现“大作为”,贡献供销力量。

一、抢抓机遇,全面开展联合合作

种子产业在我州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楚粳”系列水稻种子在全省乃至全国种业中一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近年来,受市场竞争和推广体系变化的影响,“楚粳系列种子市场份额正在大幅下滑,品牌影响力在逐步减弱。为进一步提高“楚粳”系列种子的推广面积,保障我州粮食生产用种安全,打造我州的种业品牌,州供销合作社积极与州农业农村局、州农业科学院对接,共同深入开展调研,就发展我州种业工作达成共识,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独特优势和州农科院的技术优势,共同推动我州种业发展,由供销社组建经营主体承接农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将农科院研发的所有农作物种子进行市场化推广,打造全州首家院企合作新企业构建以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种业体系。

二、主动作为,打造种业发展企业载体

州供销合作社深入研究,主动作为,从发展种业和发展为农服务的社有企业出发,举全社之力,全力推进种业发展工作。于2022年1月4日注册成立了楚雄州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作为楚雄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全额出资的子公司(集体所有制企业),全面参与种业发展。当前公司主营业务是承接楚雄州农业科学院水稻、玉米、小麦、大麦、蚕豆、油菜等农作物品种的生产经营,以及初级农产品收购等工作。目前公司已取得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C/D证),获得州农科院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品种授权生产,与云南种业集团和楚雄良禾种业公司合作,分别在楚雄市、禄丰市、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进行了1825亩水稻(楚粳28号、楚粳53号、楚粳54号)示范与繁种生产,计划收够良种70万公斤;与陆良县种子公司及甘肃陇玉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甘肃繁种生产400亩楚单7号,计划收购良种12万公斤;当前公司正在开展市场销售端的对接与营销、生产经营品种的包装设计、商标注册等相关生产运营工作,以及融资工作,供销合作社发展种业已找到了“切口”,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三、接续奋斗,努力打造全州种业标杆

州供销合作社将结合开展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树立“机关围着社企转,社企有事马上办”的理念,以楚雄州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为起点,紧紧抓住国家“打赢种业翻身仗”机遇,进一步聚焦种业、服务大局,着力整合州内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在现已成立楚雄州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与州农业科学院合作,以州供销社现有企业为基础,以州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成果为依托,加快组建楚雄州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加快现代科技在种业发展中的运用,着力补齐农作物、畜禽、食用菌和水产种业发展短板,以种业为核心,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开展保种、育种、制繁种、新品种推广等主营业务,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新机械应用。并通过后续努力把种业集团打造成为全省、全国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六大平台”(即:种业资源整合平台、种业人才聚集平台、种业创新平台、种业成果转化平台、种业开放合作平台、农业农村发展平台),着力加快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努力以企业发展推动州供销合作社系统快速恢复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供销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