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供销社

当前位置: > 社务信息

澜湄农业农资合作峰会暨经贸洽谈会在昆明落幕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19/11/1 14:52:09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1031日,为期两天的2019澜湄农业农资合作峰会暨经贸洽谈会在昆明落幕。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等9个国家的代表通过政策沟通、商务洽谈、业务对接等方式,深入发掘澜湄流域国家间的合作潜力,促进农业、农资等领域。本次峰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承办,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联合承办。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蔡振红出席峰会并讲话,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陈霖、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副局长库胡(KUY HUOT)、老挝工业和商务部副局长达拉·因达翁(DALA INDAVONG)、缅甸商务部贸易促进组织主管登林恩(Dr. Htein Lynn)、越南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陶越英、泰国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塞斋·温齐提库(Mr. SAKCHAI UNCHITTIKUL)等中外嘉宾先后致辞。

来自各国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各国农业农资领域经贸发展形势、投资环境、发展机遇等,中国的优秀企业代表介绍了企业特色优势、国家化探索经验以及合作需求等。会上,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与缅甸联邦工商联合会,缅甸水果、花卉、蔬菜生产及出口协会分别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大会还围绕“共享澜湄及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机遇,加强农业农资经贸往来”这一主题,设置了3组对话交流环节。此外,还将举办中外农业农资企业供需对接专场交流会。

蔡振红在讲话中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区位连接优势凸显,倡议合作伙伴关系日益密切。今年以来,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0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在全球经贸摩擦加剧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各国更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东盟是中国农业农资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市场,是中国农产品进口和原料的重要来源地,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中地位显著。中国农业、农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装备制造能力、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可以为澜湄和东盟国家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资基础、技术支持和借鉴参考,可以更便利地服务满足东南亚市场需求。

蔡振红对未来合作提出了期望,指出要进一步用好双方的区位连接优势和倡议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农业农资领域合作成为地区和双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进一步促进双方从农业农资贸易合作向产能、技术、项目、投资等多方面合作拓展,构建中国与东盟农资农业经贸合作共赢的新格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作为中国东盟农资商会的业务主管部门和澜湄农业农资合作峰会暨经贸洽谈会的主办单位,愿充分发挥总社作为国际合作社联盟副主席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与各国政府部门、合作社等的联系,推进多层面务实交流。 

陈霖在致辞中指出,2019澜湄农业农资合作峰会暨经贸洽谈会的召开,是落实中国政府和东盟领导人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是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合作的重要举措,是务实推进中国云南与周边各国携手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的重要举措。云南省是中国面向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是东盟国家走进中国开展经贸活动的重要通道。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是为“三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商品流通的重要经济力量,是推动供销合作事业、产业、企业发展的权威指导机构,将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和云南辐射中心、绿色食品牌打造等倡议的深入实施,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陈霖在致辞中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探索建立云南供销合作社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农资合作发展工作机制,结成互换信息、密切联络、稳定长久沟通交流关系,共同推进相互之间农业农资的务实贸易合作。第二,探索建立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云南分会,与云南农资协会合署办公,把加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农资合作事务作为云南农资协会的一个侧重点和发力点。第三,探索建立轮流举办农业农资合作峰会暨经贸洽谈会模式,由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的相关城市交替办峰会暨洽谈会,形成有来有往、增进了解、深化合作的良好态势。

来自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有关政府领导、商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负责人60余名外方代表及中方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