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我参加工作就在供销系统,至今仍然工作在云南藏区供销系统。我深爱着供销事业,我为能够为供销改革发展做一点事情而感到无比自豪。”欧阳杰在2018年维西县供销系统工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
初中毕业那年,欧阳杰就走上了基层社工作岗位,于是与藏区供销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从普通职工走上供销社主任岗位,一路艰辛,一路奋斗,一干就是36年。2004年9月,欧阳杰同志担任维西县供销社主任时,全系统出现了“三退”、“四散”和“四不像”,“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供销改革发展路在何方?”一时间,人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供销唯一的出路在改革。在欧阳杰的带领下,维西县供销社以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己任,统筹城乡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服务“三农”能力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村生产流通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发展的办法,高擎改革大旗,调整经营结构、完善服务体系,优化网点结构,盘活社有资产,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化解历史遗留债务,积极培育新型供销龙头企业和“两会一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由衰退到恢复性发展的成功之路,在服务云南藏区“三农”中扬帆远航!
欧阳杰带领维西供销人依托“供销合作社”品牌,采取加盟、连锁配送和特许经营等方式,结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供销社“乡村流通工程”、“新网工程”,大力发展“两社一会”。按照自愿、互利、有偿和平等的原则,积极吸纳原供销社改革中分流安置的职工及其他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合作组织等,积极发展创办乡、村“综合服务社”、“便民超市”及各类“农家店”。引导农村种植养殖户围绕当地的特色产品、骨干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巩固传统经营业务与恢复重建乡村经营服务网点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与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和流通服务体系,通过发展“两社一会”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发展创办了163个乡村“综合服务社”;198个各类乡村“农家店”;101个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点;233个食盐连锁配送经营网点和75个边销茶、烟花爆竹经营网点。生产经营服务网点遍及全县各乡村,构建了新型供销合作社的新主体、新网络、新体制、新机制,提高了服务农民、带动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新途径。
为加强社有资产监管力度,实现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欧阳杰的带领下,县社从管企业向管资产转变,以出资人的身份管理企业,谋求资产效益最大化。县社成立了工作组,对全县基层供销社房地产及账实账务进行了全面清理,设立了社有资产管理(核算)中心,出台了《基层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核算)办法》,制定了管理中心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各项规定,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使资产管理初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杜绝了社有资产流失。在保障供销社的合法权益条件下,建设了产权明晰、功能设施齐全的乡镇农贸市场市场8个,有效提升了社有资产和运营质量,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赢得了社会效益。
2004年底,维西县供销合作社有资产3300万元,到2018年底,维西县供销社社有资产达到10720万,增长225%;2004年,维西县供销社有个6基层社,到2018年底,维西县供销社有基层社10个, 实现全县七乡三镇全覆盖,有全资直属公司5个,以“抓合作社建设立社,抓社有企业发展强社”为理念,加快合作社建设,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搭建为农服务平中,扎实为当地群众提供综合性服务。欧阳杰自担任维西县供销社主任以来,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社有企业利润稳步增长,职工工资持续增长,企业“五险金”足额缴纳。2012年,维西县供销社获得全国供销系统先进集体荣誉;2011年,维西县供销社获得云南省政府服务“三农”突出贡献奖;2013年至2016年连续获得云南省供销社“年度经营业务先进单位” 和“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称号。
维西县供销系统职工感慨地说:“欧阳杰主任能在供销社工作,是供销社人的福份!这些年来,是他带着我们供销系统起死回生,走上改革发展道路,我们供销人找到了尊严!”
欧阳杰同志勤于学习,埋头苦干,乐于奉献,成绩突出,2008年,获得“云南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先进工作者”荣誉;2009年,在“影响中国供销合作社60年60人”评选活动中荣获文明传承奖。虽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县级表彰,但他始终把成绩作为新的起点,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把心思凝聚在干事业上,办实事上,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