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泸西县三塘乡供销合作社建于1952年,至今已经历了67个春秋。67年来,三塘乡供销合作社一代代供销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大力发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和“马帮精神”,不断持续奋斗,在全乡初步构建起了覆盖村村寨寨的经营服务网络,成了全乡城乡物资交流的桥梁和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在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培植发展烤烟等支柱产业、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进入新世纪后,泸西县三塘乡供销合作社顺应历史潮流,以“诚信合作改革”实现了转型升级,以“主动担当作为”助力了脱贫攻坚。到2019年4月底,泸西县三塘供销股份合作社有干部职工20人,吸收社会劳动力就业30余人,总资产达到2531.32万元,年销售收入达到1550万元,领办合作社开办了磐江生猪养殖场和磐江老东山火腿加工厂,形成了养殖、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生产链。
改革促进转型升级 诚信实现合作发展
2008年7月,正处个人事业巅峰的年轻“老供销”李家惠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挑起了全县经济最困难、濒临破产倒闭边缘的三塘乡供销合作社“当家人”的担子,从好吃好在的泸西县城前往三塘乡担任供销股份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和主任。从那天起,这个“黄毛丫头”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一干就是10年多。在这10年多的时间里,她率先垂范,“干”字当头,带领全社20多名干部职工解放思想、顽强拼搏,攻坚克难、艰苦创业,不但把三塘乡供销股份合作社的生意打理得红红火火,而且打造出了享誉省内外的“磐江”老东山火腿品牌,使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泸西老东山火腿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磐江”商标现已成为泸西县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李家惠首先抓住高寒山区熏腌优质火腿的独特优势,以股份合作形式组织职工入股筹资200多万元,兴建养殖场5000平方米,引进优质猪种和仔猪,按市价赊给农户饲养育肥后回收鲜猪腿。在改革转型中,坚持“诚实守信”和改革促发展的商业成功经验和企业发展制胜法宝。在火腿熏腌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好的及时剔除销毁,以质量打开市场,三塘供销股份合作社火腿厂曾销毁价值40多万元的不合格火腿200多支,多次召回客户不满意的火腿,靠诚信经营博得农户和消费者的青睐,靠诚实合作赢得了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团结信赖,为企业实现华丽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转型升级,三塘供销股份合作社打造了“磐江老东山火腿” 云南省著名商标品牌。2013年6月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厅认定为“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红河州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甲级加工企业),第八批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其特色产品老东山火腿进入阿里巴巴网络销售,产品走向了全国。三塘供销股份合作社及火腿厂的诚信合作经营,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供销社主管部门的支持,2014年争取到项目资金1700多万元,建成年出栏1万头的生猪养殖场,2015年初与昆明正大集团达成了800余万元的合作开发火腿项目,年加工量将增加到250吨,并在全乡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和发展“两社一会”,现已建立便民超市7个、农资连锁店4个、综合服务社3个、标准化综合服务社和州级专业合作示范社各1个,年销售收入达到千万元以上,企业和农民实现了联合“双赢”。诚信合作经营和辛勤的耕耘,终于得到了丰硕的回报:2009年至2012年三塘供销股份合作社连续三年被三塘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连续四年被县供销社评为“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10年1月,被红河州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专业合作社”;李家惠同志2013年获“云南省三八红旗手” ,被州妇联等七家单位认定为“红河州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2014年获“云南省第二十一届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7月,被评为泸西县第二届“道德模范”。2015-2018年,三塘供销股份合作社先后荣获“全国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红河州优秀专业合作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等荣誉。
主动担当履行社会责任 积极作为助力脱贫攻坚
三塘供销股份合作社的生猪养殖和火腿加工厂在坚持诚实守信经营的同时,主动担当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作为助力脱贫攻坚,认真开展扶贫济困。自2010年以来,依托泸西县磐江老东山火腿加工厂和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积极向州、省的有关部门申请项目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全力助力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多年来,共争取项目资金1150万元,投入到生猪及火腿加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中。老东山火腿加工厂改造项目于2012年5月通过县审计局等五部门竣工验收,年生产加工由100吨增加到250吨;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1304.47万元,建成年出栏商品猪将达10000头以上的红河州第一大生猪养殖场,2017年养殖加工厂被评为“全国妇联巾帼脱贫示范基地”。2018年6月,乡政府整合产业扶贫资金1200万元,投入到磐江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以“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模式进行合作经营,将全乡8个村委会48个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1627户6245人,全覆盖纳入新型农村经营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每年按百分之八分取红利,其中村集体占百分之二、农户占百分之六。每年解决就业人员50余人,其中大学生10余人,当地非贫困户20余人,外县10余人;每年支付职工工资100多万元,人均工资2万元以上。除自己养殖场自己生产育肥生猪外,火腿加工厂每年还要收购本乡及周边乡镇新鲜猪腿肉200多吨,可直接为5000余户农户带来600余万元经济收入。2018年5月,供销合作社退休老职工王文光,饶汝贤,因家庭贫困,住在危房,人畜混居,李家惠同志个人出资5万多元帮助两位老人修建住房,解决了他们的居住困难问题。